主講/知名跑步教練 徐國峰
對談/文化評論作家 張鐵志
主持/閱樂書店店長 蔡瑞珊
文/雅筑
▲三浦紫苑《強風吹拂》書本封面
「你知道對長跑選手而言,最好的讚美是什麼嗎?」
「是『你好快』嗎?」
「不。是『你好強』。」
閱樂書店跑步講座5月31日首場,邀請跑步專家徐國峰,從日本小說家三浦紫苑的《強風吹拂》探討日本強大的跑步實力與深厚的跑步文化。
▲徐國峰主講(右)、張鐵志對談(中)、蔡瑞珊主持(左)
笑稱自己是不運動對照組的書店總顧問張鐵志,在講座一開始提到自己和徐國峰的講題切入點雷同,他說:「台灣大部分搖滾樂評論者寫是音樂本身、技術層面上的,我寫搖滾樂的路徑不同,是從社會文化來談。國峰談日本跑步文化,跟產業也有很大的關係。任何一個領域都不是單獨存在,而是鑲嵌在一個政治、經濟、社會脈絡,甚至是更大的意識型態中。」
▲文化評論作家,亦是閱樂書店總顧問張鐵志講座中延伸提出文化方向討論
「日本的長跑實力是全世界第三名!」
「2013年,沒有一位英國選手能在馬拉松中跑進兩小時十五分。在美國,有十二位男子選手跑出這項成績。但在日本,一個人口不到美國一半的國家,跑出這項成績的男子選手數是五十二人,超過美國的四倍!」
日本的跑步成績如此優秀,我們不禁懷疑他們的文化基底為何?徐國峰引用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身為職業小說家》與Adharanand Finn《跑者之道:一趟追索日本跑步文化的旅程》等著作穿插探討日本跑步文化。日本的跑步活動制度好、參與人多,大家追求的是一種集體的「道」,如同花道、柔道、茶道,跑步也有強韌的「跑步之道」。對日本人來說,這些活動目的不是健康,而是「鍛鍊整個民族的靈魂,修練自己成為圓滿的人」。他們從小教育孩子:為什麼要參加接力賽?因為要為隊友付出,要讓整個團隊變好,不是為了自己。不過,日本整體跑步實力這麼強,為什麼沒有任何一項跑步的世界紀錄是日本人保持?「日本很有事」徐國峰這麼說,全場哄堂大笑,「日本的訓練非常不科學,雖然強者多,但因為『箱根驛傳』(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的驛站接力賽)把許多年輕人逼到極限,導致他們沒辦法達到長跑者的顛峰,也就是接近30歲的時期。」但日本人不在乎,他們的重心就在於「道」,還有追求「強」。
那麼「強」是什麼?徐國峰用電影《洛基》的一句話來詮釋「強」的精神:“But it’s not about how hard you hit.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重點不在打擊力道多強,而是在於你可以承受多重的打擊之後,仍繼續向前挺進。)耐力運動和洛基fighter的精神很像,重點在於不怕挑戰自己的「勇氣」。
《強風吹拂》裡也提到「明明這麼痛苦和難過,為什麼就是不能放棄跑步?因為全身細胞都在蠢蠢欲動,想要感受強風迎面吹拂的滋味。」
所以強是什麼?不需多做解釋,一旦脫離舒適圈開啟跑步之道,在承受身體痛苦過程中,所有心靈上的獲得都會成為你人生中的隱喻,自然而然能體會「強」。日復一日的練習,造就為跑步而存在的體魄,在這一刻享受同一陣風的吹拂。正如同三浦紫苑在書裡提到「人生就像馬拉松,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力量』。」
▲《洛基》電影片段欣賞
「不論是起跑的時候,還是跑完之後,永遠都有夥伴在那裡等著我…..」
跑步,是相對其他運動較為「孤獨」的項目,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他人意識涉入,是「尋求自我」的過程,是通往心靈深處的勇敢探索,唯有達到這般狀態的人,才會產生創造力。而參與馬拉松,關鍵在於陪伴。徐國峰說:「不是比誰快、不是比誰厲害。你知道嗎?這本書的結局不是完美的,他們最後只獲得第十一名,但是你卻很感動,我想來談的就是這件事情。不是速度,而是比心裡放了什麼東西。」而那東西,正是集結「強」所抵達的「美」的境界吧!他笑說:「運動員透過訓練產生進步的樂趣,就像RPG打怪一樣過癮。建築師蓋了一棟房子、畫家畫了一幅畫,運動員則是拿自己的身體創作,這是很『美』的感受。」而這種美更是集體力量的展現。
不過你會想,遇到競賽時我們還是容易看重名次吧!徐國峰提醒大家競賽和休閒的心態都要保持。競賽運動的意義不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而是選手們「互相幫助」變「強」,且能偶爾感受「真實的痛苦,純粹的幸福」。什麼意思?就是經歷一段馬拉松長跑過後吶喊「終於可以不用再跑了啊!」坐下來喝一口水、吃一口西瓜,人生多麼美好。不過,也別忘了看似沒有意義的休閒運動,所謂的「初衷:喜歡跑步的原因」其實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磨練終究得「回到嗜好的本質」才能永恆。正如同書裡提的「跑步是力量,不是速度,雖然孤獨卻也跟他人有所連結的一種韌性。」
▲徐國峰引用《跑者之道》、《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身為職業小說家》、《沙郡年紀》、《孤獨》、《跑得過一切》、《運動改造大腦》、《被討厭的勇氣》……等著作段落來傳達他認為的《強風吹拂》中「強」之意涵
「為什麼要付費參加馬拉松折磨自己?」、「跑步不就是為了保持健康、紓壓或減肥嗎?」、「不要跨出舒適圈,那是危險的。」台灣的體制教育這麼告訴我們。面對這樣的社會,徐國峰指出「教育的科學化和風險管理是關鍵」,真正體驗出跑步之道的人才能理解其無用之大用,化為生命成長的美好養分。
這場書店跑步講座除了帶著文學和哲學的色彩,更有趣的是在講座尾聲,徐國峰要帶領現場觀眾一同到戶外體驗跑步課程,另外,他也分享從自身做起的三步驟,和大家共同期許台灣能慢慢拓展跑步文化,從「心」改變多數人對運動的既定概念。
第一步:連續一個月,每天跑步十分鐘,靠意志力(行動力、自制力、夢想力)實行。
第二步:影響—運用社群媒體力量,分享跑步的照片和感受。
第三步:變強—跨出自己的舒適圈。
▲跑步講座大爆滿,參與人數超過百人
透過許多經典文學著作來詮釋抽象的「強」與「道」,徐國峰的深度跑步哲學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在觀眾們的笑聲與提問中,我看見閱樂書店的「美」似乎成形,不只是蠢蠢欲動的「身」體,「心」也是綁在一起的。
▲徐國峰老師講座後帶領觀眾戶外跑步體驗
#強風吹拂#宋建興#徐國峰#張鐵志#蔡瑞珊#跑步#Appwork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