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閱樂書店林哲安
我玩音樂,應該有十年左右的時間了吧!
從來沒有想過要把自己介紹給大家認識,所以我多半都是幫朋友錄音、或者是擔任支援樂手。在這過程中,我也沒有因為不打算當個專職音樂工作者而荒廢學習。我重學吉他、專研樂理與錄音工程,雖然不是學得非常好,但我很努力的自我磨練,希望能夠在這充滿壓力的社會裡,暫時逃避,做點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也因為這樣,我有幸接觸到許多,因熱愛音樂而將自己全部奉上的師長、朋友。他們常說,從事音樂製作工作,除了不斷精進自身專業外,也應敞開耳朵,聽聽一些音樂寫作人的觀點與評論,否則容易陷入剛愎自用創作模式。我仔細想想,這或許是音樂工作者,都必須要學習的一種方式吧!因此,我開始嘗試找尋、閱讀一些音樂評論家的文章、專書,試圖從中去探討,如何運用自己的聽覺,去分析任何類型的音樂。很幸運的,我閱讀的第一本專書,正巧是馬世芳老師的《耳朵借我》,我還記得,那天是2014年6月12日。
這本書,應該是我這兩年讀的最多次的一本吧(依稀記得有11、2次這麼多),每每閱讀,我都會被裏頭的一些文字給深深觸動,讓我眼眶泛淚的段落甚多,在講述這些細節之前,不免俗的,我仍要為各位介紹一下這本書的架構與大致內容。
本書共分四輯,輯一〈刀子一樣的風〉,從革命中齊唱的那些歌談起;筆鋒一轉,看見了兩岸三地的音樂人,如何運用旋律,試圖去記錄、改變一些社會容貌的點滴。正當我逐漸對於他處那些異議之聲產生著迷之情時,〈秋蟬〉、〈美麗島〉,再度造成全場大合唱,但這場景,不是在熟悉的台灣,而是遠數千公里外的南京;輯二〈你轉回頭〉,胡德夫、李雙澤、羅大佑、李泰祥、劉偉仁、薛岳、李宗盛、林生祥、陳昇、張懸、地下社會,那些你很熟悉、有些熟悉以及可能毫無印象的人、場景,以及這些人、事、物所產生的一些漣漪,串起了這一小段文集,看似散落,卻又一脈相承;輯三〈溯流靜聽〉,回頭觀顧台灣流行音樂的幾場重要的歷史光景,李宗盛的音樂人生、戒嚴時代的音樂產業發展、「小清新」始祖洪小喬的時代影響、羅大佑〈鹿港小鎮〉的社會感慨、陳昇與伍佰的即興錄音,都為這個時代寫下精彩的即興段落;輯四〈以歌築城〉則緊貼著自身聆聽、收藏音樂的少時回憶,從中慢慢的將唱片工業的發展興衰,拉近讀者的視線內。
如前所說,《耳朵借我》是我這兩年翻閱最多次數的一本書,這可能跟我自身經常接觸音樂相關訊息有關。對於音樂場景的關心與興趣,讓我決定要仔細去研究書中所說的那些人、事、物,並從中得到一些現實生活中的連結。例如「地下社會並不欠這個社會甚麼」一文,可能因為參與過許多地社的現場,對這裏總有一些特殊情感存在,所以,在讀到「真正大度的市民,即使未必能欣賞,也該理解或包容那樣的生活樣態。」隨著地社的消失,今天的師大路,以及師大公園,那群失落、想要尋求共鳴的人,都不知道去哪裡了。可能我是個容易過度想像的人吧,每每讀到這一句,我心中較感性的一面就很容易被觸動,然後變得有些失落。當然,挑起我心中激動情緒的部分不單如此,幾乎全書,我都能夠找到那些熟悉,卻已不再美好的一些東西。
有點不好意思的是,每次讀完此書,我常會告訴自己說:「以後一定也要寫一本這樣的書」可惜,這個願望,必定還要很長一段時間吧!
本周五(5/20)晚上七點半,閱樂書‧沙龍講座邀請知名廣播人、樂評家馬世芳老師,與我們聊聊民歌時代的創作模式,如何讓台灣的音樂場域,在質量上產生變化。每場閱樂書‧沙龍的座談講座,皆由FriDay購物與閱樂書店合作。FriDay更提供現場直播服務,讓無法參與現場的讀者,可透過直播聊天室,與講者進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