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閱讀「設計」出你生活的軌跡:閱樂X方序中X賴佳韋

用閱讀「設計」出你生活的軌跡:閱樂X方序中X賴佳韋

策展/方序中

主講 /賴佳韋

撰文/程小珍



在現代社會,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上次伸手翻閱書籍的時候是何時了,甚至,當生活步調越來越快,我們浸淫在高科技所帶來的歡愉時,卻忽略了閱讀書籍曾經帶給我們的快樂,忘了停下腳步去感受週遭生活。

閱樂一直想傳達的是:生活跟閱讀無法分離,他們緊緊相依。

上週甫開始的閱樂書沙龍精采落幕後,這週則由設計師方序中策展,設計師賴佳韋主講的「我的第三層夢境」接棒。看似抽象難懂的講題,過程卻輕鬆有趣,充滿歡笑跟時代回憶,引起與談者的共鳴,直至結束都還欲罷不能地繼續提問。


活動開始前,由閱樂書店店長蔡瑞珊進行開場。左為策展人方序中。


設計師賴佳韋以「閱讀」在他不同時期所代表的角色貫穿全場分享。書籍,是他生活當中的不可或缺的夥伴,與它共度的時光中,意外開啟了賴佳韋潛藏的「設計」潛能,成為帶他進入這個領域的另類「伯樂」;也就是說,設計跟閱讀是不可分割的。他首先提到:「閱讀跟設計密不可分,從小培養的閱讀習慣,也成為灌溉我成長的養分。」

講題「我的第三層夢境」乍看之下過份虛幻,但將它拆解後來看就讓與談者們豁然開朗、清楚明白。賴佳韋說,設計師這個身分就像是現實,當他長期專注於工作,埋頭苦思、動手創作時,那就像是生活中的第一現場,他是主角,也是導演,演好這齣戲,是他的責任。而到了放鬆的時刻,身體得到了休息,霎時,肌肉與肉體的舒緩,跳脫了現實,這是第二層夢境;而在閱讀時刻,他終於能加入別人的故事,從遠方那人的文字中,完全放下自己,擁有更開闊的胸襟去看這個世界。因此,第三層夢境對他來說,是最夢幻、令人嚮往的。


▲左為策展人方序中。右為主講人賴佳韋。


可惜的是,現代人所接觸的資訊過於片段、相對簡短,到了最後甚至只剩在臉書上滑別人的狀態,在那版面上,太多的資訊充斥,到底有沒有一個是能成為改變我們生命的篇幅?留存在我們記憶中的章節又會是哪些?策展人方序中談到這現象時也說:「當我們講到閱讀,其實很簡單,就帶著一本書,即使沒有完整的時間,在你有限的時刻裡,讓它來做最好的陪伴;因為生活是沒辦法離開閱讀的,每一刻我們都在跟文字發生關係,透過累積,慢慢被文字改造,我們才能跟生活有連結,享受在裡頭。」

賴佳韋笑著說,很幸運的是,他們生長的,是一個為了看書,無所不用其極的時代。就連他的原創設計,都是被閱讀「牽著走」的,從小時候的《哆啦A夢》、《灌籃高手》開始,他所觸摸的紙張,看到的圖畫,開啟了他對插圖的想像,觸發了他的創作開關;即使到現在,他的靈感還可能從那些幼時記憶而來。而從聶永真的《永真急制》開始,改變了他成年後對設計的成見,重新帶他從自我否定創作能力,到回到專注於設計的崗位。開始接案後,也讓他接觸了各種書籍,再次拓展眼界,看見了未來的曙光,進而觸發了他想要為此改變世界、社會的渴望。好比說,設計《邊境國》書封時,他注意到了愛沙尼亞小國的困境,便將他們的處境運用在創作概念上;而為南方家園出版社所設計的《非洲文學系列》書籍,則企圖要改變人們對非洲的既有印象,用另個編排方式扭轉黃土、黑暗,用原野況味、高感度色彩來教導讀者體驗另一面的非洲。


最後,方序中也強調:「閱讀不是難事,是可以群體參與,抑或獨自享受的美事。設計是配角,其中的文字、音樂才是真正的主角;換個方式來說,設計可以說是從閱讀而生。」從很久前開始,方序中、賴佳韋就在用自己從閱讀汲取的養分,來給予真正的主角一個舞台,這種「閱讀鏈」的循環,現在還在持續運作著,台灣當前欠缺的,就是一個唾手可得的閱讀環境,無論是一個書報攤,或者一個街角的書亭;盼望著未來會因著更多人的參與,讓紙本的力量更強壯而非無端消失,握在手中的會更有能力,讓這個社會藉著「閱讀運動」做更大的事。

#讀上癮#閱讀上癮#書沙龍#方序中#賴佳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