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葉導見雙城故事的音樂總監Terry是在KK Farm的辦公室,兩個不修邊幅的鬍子男相見歡。Terry是灣區長大的新加坡華人,1999離開灣區後,帶著他的音樂夢流浪過香港,馬來西亞,最後來到了台灣,投入流行音樂的製作。
兩人坐下來聊自己從哪裡來,聊自己怎麼當導演,當音樂總監,聊以前喝酒的故事,一聊就是兩小時,聊完了,Terry說那我知道了,身為監製的我直冒理性的冷汗,心想:你們有講到重點嗎?數週後,我們收到將近八十首歌,分成春夏秋冬四個資料夾。有台北都會的Pop-‘Find a Way’, 有舊金山的嬉皮搖滾 ‘Blue Magic Sunday’, 有單身女孩的孤單藍調 ‘Betcha Acoutsic’ ‘沒遺憾只有愛‘, 有自由殖民的活力調皮’Life’s Thinking About You’
Terry真的聽懂了。
有趣的是,有很多歌適用於大稻埕,也適用於舊金山,這是我們在創作上最大的收穫,這兩個相距六千英里的城市,因為同為殖民城市的背景,就在太平洋兩端彼此遙望,在戲中彼此對話。問Terry為什麼選歌會如此精準,他只輕輕地說,很常時候他只是想著他總是從灣區的101高速公路開進舊金山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聽著自己做好的歌的感覺。雙城故事說了他從小成長家鄉的故事,也說了華人殖民生活,碰到這麼沒有邊際的連續劇,有些歌曲他早已做好十五年以上,就在等著我們用,驚人的是過了這麼多年,歌曲的聽感並不老舊,反而有種未入塵世的清新。
溝通最複雜的便是在劇中佔重要視角的大稻埕,什麼樣的音樂可以代表大稻埕?當然不只是傳統的台語歌或日語歌。我們解釋了大稻埕在二零年代的風華,戰後的狂從大稻埕碼頭駛進了全球的流行文化,日式,西洋,紙醉金迷的派對風味。Terry漂亮地完整了我們的曲目,給了我們世界感極重的‘這次讓你贏啦’,以及導演的最愛 ‘Never the Point’
片尾曲”Never the Point”是陶山老師和朋友在西雅圖組成的樂團 The Empire 的歌。2008年,陶山失戀了,在飛機上寫了一首歌,一群朋友為了安慰他,邊玩邊錄了這首歌。女主唱後來進了槍與玫瑰、男主唱進了 The head and the heart,大家各自分飛。十年後,幸運的是我們,挖得了這首十年前的壓箱寶,感人的是在MV中我們能看見十年前録音的畫面,寫的是愛情,唱的是友情
《雙城故事》的洗腦主題曲’Love yourself‘也在Terry和導演的首選清單裡,作人Victor老師和詞曲創作Holly都是在美國出生長大 的華人,這首慢板情歌被萬芳唱得更是強大。她翻唱的英文歌並不多,2001年的’True Colors‘一直讓人念念不忘,沒想到這次的主題曲剛好又是英文歌,我們真的很幸運能聽到不同的萬芳,更別說她在戲裡真是用生命在演戲,當她聽了Demo後便一口答應接下主唱,因為Love Yourself道盡了這部戲的主題,劇中的兩位女主角念念與Jo,以及靈魂人物念念的生母(萬芳飾演)都從錯愛開始,走到十五集,兩人都在愛情中覺醒,便是一步一步“愛自己”的路徑。
葉導以前的電視劇作品,在錄音室混音一集通常只要花三至五小時,這次的雙城故事因為使用了大量的音樂,並把音樂的巨大當成其中一個主角之一,有時還得遷就音樂回頭重新剪接,使得混音一集要花五天以上。用盡了精力,只為讓音樂的魔法對這部影集再創造,是後製最後一關的最大挑戰,也是葉導給自己的新功課。音樂總監Terry常說自己非常幸運,他滿足地看著葉導拍的舊金山和台北的畫面,配上自己的音樂,想著家,Terry像個局外人說著: Music will find its own way – 音樂自己會找到出路。
《雙城故事》精彩的原聲帶們
https://www.kkbox.com/tw/tc/playlist/Cr0g-8UjBQ3cUHmV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