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澔哲、陽靚、隆宸翰專訪】從忠實觀眾到表演者 ‘’NEVER GIVE UP’’的旅程永存心中
在微亮的曙光中,伴隨著片尾曲《NEVER GIVE UP》的前奏,《麻醉風暴2》於上周六畫下了精采的句點,讓許多觀眾依依不捨。而第二季才加入劇組,就肩負大量手術戲的創傷三寶──賴澔哲、陽靚與隆宸翰,在最後與觀眾分享他們心目中的比號、NANA與彭伯,並帶著大家一同回味這趟不可思議的旅程。
笑稱《NEVER GIVE UP》其實就像是創傷小組的畢業作一樣,而三人其實都是首度為戲配唱,聊起這塊難免興奮之情。賴澔哲提到,《NEVER GIVE UP》讓創傷小組的成員除了有影像上的合作之外,又有聲音上的紀念;陽靚則說,其實唱的時候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因此在錄唱的過程就像是大家一起在包廂唱歌的感覺,另外,當時更因為逐漸靠近《麻醉風暴2》的上檔,心情格外亢奮;隆宸翰則提到,在片尾有這樣的呈現是很完整的戲劇包裝,也讓觀眾更投入情緒。歌曲好聽、旋律容易引起共鳴,甚至也具推動戲劇副標的功用,陽靚更是提到──最後一句由黃健瑋低語的那句’’NEVER GIVE UP’’真的超有戲!
從第一季的忠實觀眾到第二季參與演出 創傷三寶都有美夢成真感
三人同樣是第一季的忠實觀眾,而分別都有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例如陽靚就分享,身為表演者,其實對於黃健瑋的表演非常有感觸,特別是蕭政勳整個有點渾渾噩噩到後來’’WAKE UP’’的整個狀態,而《麻醉風暴》真的是很真實、又很血淋淋的故事;隆宸翰也深表同感,尤其醫療議題在台灣是屬於比較少見的題材,而他覺得最深刻的,其實是在第二季也有動人橋段的蕭政勳與楊惟愉情感關係;賴澔哲則是分享,因為第一季飾演林宏任學弟的是自己朋友,覺得他跟吳慷仁的對戲特別有震撼力,那種身為一個醫生卻敗在權威之下的自責與絕望,讓他有感生活中真的有太多的「不得不」,甚至需要做很多不可為的事情,令他格外感慨。
而接到《麻醉風暴2》的角色,三人則是紛紛表示「太興奮、太開心、太感動」!賴澔哲笑著憶當時剛收到消息時的興奮,但隨之而來的是因為第一季口碑帶來的壓力,擔心自己害怕做不到如此完美;而隆宸翰跟陽靚則是都對《麻醉風暴》的團隊深有憧憬,從第一季時就很期盼能夠與這樣專業的團隊合作,因此知道能夠參與第二季演出時都覺得有一種美夢成真感!而陽靚更是進一步提到,其實能夠參與到像是《麻醉風暴2》這樣的職人劇作品可說是她接觸表演的初衷,能夠如願以償真的覺得分外感動。
戲裡戲外 「蕭主任」都對創傷三寶幫助良多
這樣難忘的合作經驗,也讓三人回憶起便侃侃而談。誠如在劇中蕭主任之於三位角色的關係,在戲外,其實黃健瑋對於三位演員也有非常大的幫助,像隆宸翰便提到,多年與黃健瑋的交情不只是工作上的合作,私下兩人也會一起討論電影、書籍等等,這種教學相長的關係其實有點讓他把情緒投入表演當中;陽靚則表示黃健瑋對於自己在建構NANA這個角色的過程有非常大的幫助,而讓她深感佩服的是在醫療專業方面,黃健瑋會主動先跟醫療團隊溝通、詢問,然後再帶領整個團隊試戲、討論,讓陽靚就像劇中的NANA一樣「只要有蕭主任在就覺得很安心」。
賴澔哲則提到,因為自己的影像作品經驗較少,因此從一進組就是不斷在吸收並學習,從前輩身上學習如何準備、並且處理角色,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情緒轉換的部分──例如李國毅、陽靚等人,都不會帶著上一場戲的餘韻去影響下一場戲的呈現,所有能量在這場戲爆發完之後,又重新開始下一場戲的動能,切換的如此乾淨俐落,是讓他很驚豔的部分。陽靚也分享,李國毅飾演的熊森醫師在劇中角色最重,因此李國毅幾乎都一直戴著耳機在聽、一逮到休息時間就找地方練唱,努力程度讓她覺得印象特別深刻。
對三位演員來說,最具挑戰性的不外乎就是「醫師」這份職業的細節與專業度,而賴澔哲進一步提到,其實除了技術層面的實際挑戰之外,他認為在專業度具備的同時去呈現出比號在劇中「資歷最淺」這樣的設定,在專業與吻合角色形象脈絡之間的平衡,是他比較著墨的部分;而對隆宸翰來說,他覺得最重要的莫過於是「醫生心態的建立」,心理層面的準備,成為他拍攝之前最用心的角色準備功課,為此也查過很多資料,讓自己裡外都像個神經外科醫師。陽靚則是該開始對NANA的角色有過質疑──這樣質疑上層是合理的嗎?在醫院裡階級不是很重要的嗎?不過透過與導演討論、與醫師接觸的過程慢慢體會到,其實因為女醫師為少數,甚至在專業度上很容易被病患質疑、誠如楊惟愉在劇中也曾經被質疑能力一樣,在做女醫師的人物背景資料時,便發現其實有很多女醫師是會特別保護自己的。
陽靚、賴澔哲、隆宸翰 分別聊聊在《麻醉風暴2》裡的角色旅程
陽靚笑稱,剛開始的NANA真的一直處在憤怒的狀態,而這很大部分是受到學長自殺事件的陰影,而這起事件其實是真實案例。陽靚分享,NANA對這件事情的「過不去」,除了因為對學長做這種選擇的憤怒之外,也對造成學長走上這一步的一切感到氣憤,這也造就前期的她面對體制問題時不斷在抱怨、擺臭臉。NANA面對一切都是直視而不閃避的,唯獨面對離別有所不同,陽靚說,每一次失敗的手術對她來說都很衝擊,拍攝時NANA都是別過臉、不敢去面對的。在角色設定裡,其實NANA之所以選擇整形外科,就是因為該科著重的是重建、比較少面對離別這件事情,而劇本其實原有一個設定是,NANA打算再升主治之後打算獨立門戶開醫美診所,種種原因讓她起初很排斥進入創傷小組。但因為熊森、蕭主任的熱忱,讓這個很疏離、不敢跟別人太過靠近的NANA漸漸不再對人際關係感到恐懼,甚至也此重拾自己想要救人的初衷。
賴澔哲則提到,角色的旅程其實在劇本中就很完整,而比號雖然資歷淺,但卻肩負著從崩解的團隊去拉回每一位成員的責任。誠如劇中的對白,賴澔哲提到,起初自己對角色的設定是因為成績好、父母期待而當上醫師,有點呼應台灣升學體系之下的教育觀念,對剛開始的他來說,拯救世人這種大愛的事情對他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想法。但是到進入創傷小組,在與大家一起共事、吸取所有人經驗的同時,他從中感受到救人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進而讓他對醫生這份職業有使命感,甚至感受到自己是「活著」的。至於桌上的公仔──賴澔哲提到,最初的角色設定其實比號是很宅的醫學院學生,但在實際與導演見面之後,導演決定把賴澔哲的個人特質與原先設定綜合,保有賴澔哲喜歡文藝型的活動、加上比號醫師喜歡動漫,而透過「公仔蒐集」這個部分來做凸顯。
而隆宸翰則是以真實的內化,不以誇張式的演出來呈現神經外科醫師這個職業,遵循SOP、對於熊森越級格外介意的彭伯恩醫師,其實原因其來有自。在與神經外科醫師溝通的過程,讓他明白神經外科醫師的養成時間可說是所有科別的醫生中最長的,造就彭伯不到年限就不主刀、不越權、遵循規章的個性設定,希望能夠更真實地去呈現神經外科醫師的壓力狀態、心境與專業養成。但是因為蕭主任的事情讓他在楊惟愉的鼓勵之下,勇敢去改變、去面對。
從個體到團體 原來「創傷小組」的專業與默契是如此養成
從個別科室臨危受命地來到創傷小組,在故事中,觀眾看到他們從個體到團隊的變化過程,而演員們是如何去呈現這樣漸進式的團隊默契呢?賴澔哲跟陽靚提到,順拍讓戲的時間軸剛好MATCH眾人的關係,剛開始不太熟的工作夥伴關係,呼應到角色從各科轉入創傷小組;而拍攝越久,時間軸也就慢慢推演到大家越來越像個革命團隊。而私底下,陽靚提到,黃健瑋有一天就專程約創傷小組去聚會,她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回飯局完全沒有提到劇本的事情,就是單純彼此認識,而這對後來的凝聚力有很關鍵性的幫助;而賴澔哲說,爾後朝夕相處的拍攝,大家也會一起約吃飯、唱歌、運動等放鬆,私下也會聚在一起討論劇本,情感是很自然而然的。隆宸翰也表示,其實創傷小組不論戲裡戲外,都有一點圍繞著蕭政勳、也就是黃健瑋這個精神領袖而逐漸成長的感覺。
飾演醫師這樣具有專業性的角色,其實三位演員都有各自的準備方式。賴澔哲提到,其實劇組很貼心地會為演員找到一個專科的醫護人員來方便演員做諮詢,像他自己就跟著一位主任醫師去巡房、問診、給藥等,看過實際層面、了解開刀過程、且更了解醫病關係。而專業的醫療名詞,他都不斷用KK音標、注音、甚至請醫師指導發音,希望避免「不像醫師」這件事情;隆宸翰則表示表演是很內心的,裡外都必須做好「醫生」的準備,專業部分,他其實最主要是去了解醫院的整套SOP系統,在讀本的過程也去詢問專業術語的構建,去了解平常所不會碰觸到的東西,甚至是整個醫院的建構、體制與問題,因此他在做角色準備時更強調醫生的備戰狀態,如何面對病患的心態與術後狀態;心理上的層次,則透過課外閱讀去輔助,特別是醫生內心承受的壓力。陽靚則是在最開始醫療顧問上課與去醫院見習的過程,慢慢了解、漸漸熟悉,透過模擬醫生演練的動作、看醫療影片這樣的方式去學習。
實景拍攝讓演員有「身為醫生的自覺」 手術戲都需經由多次排練才得開拍
「創傷三寶」的戲份比較集中在醫院,而《麻醉風暴2》很難得的就是在義大搭設實景拍攝,就連臨演都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此,三人也都表示,這樣親臨現場的空間陳設,讓他們一進去就有「身為醫生的自覺」,更能夠進入狀況,像是陽靚便會透過觀察,去注意到醫護人員實際工作的樣子,例如怎麼拿器材、怎麼ORDER,這些都是無法透過想像的小細節。但是卻也因此也有一些拍攝趣事,例如陽靚便分享,因為手術房內的溫度很低,所以只要看到要拍攝手術房的戲,就會多穿一條褲子保暖;賴澔哲更是分享有些護理人員更是相當入戲,聽到醫生ORDER就會忍不住過來幫忙!
手術戲是《麻醉風暴2》的一大看點,而這也是讓創傷三寶格外注重細節的戲碼。賴澔哲則提到,事前很擔心自己表演起來的感覺像是第一次動刀的醫師、陽靚也分享,其實自己也不時因為太過緊繃而被身邊的醫護人員叮嚀「不要太用力」。隆宸翰則提到,手術戲前都會經過多次彩排,手感、眼神都要注意的專業模擬,也因為身邊有專業的醫護人員在旁,在邊熟悉、邊演練、邊細調的情況下,精雕細琢的拍攝每一顆鏡頭。而演員在手術戲中最注意的部分是甚麼呢?陽靚提到,其實自己很專注在「動作上」,例如劃一刀、怎麼拿器械等等;而賴澔哲也提到當五官只剩下眼睛來做表演時,是需要去習慣如何用眼神說話的,對此陽靚也提到,眼神表演的確有經過調整,因為戴著護目鏡容易看不出生氣的情緒,因此細微末節都需要更為放大,才能讓觀眾讀到。
「演過」才更明白醫護人員的辛苦 生死課題更是有不同感觸與新的成長
正因為觀摩過、見習過、體驗過也表演過,陽靚、賴澔哲及隆宸翰異口同聲表示非常欽佩醫護人員、也真的感受到他們的辛苦。隆宸翰甚至表示「醫護人員真的是過勞的工作」,令他更景仰、也更崇拜;而賴澔哲分享,其實自己的姊姊就是護理人員,在拍攝完《麻醉風暴2》之後才真實感受到姊姊正在從事那麼偉大的工作──因為護理人員是第一線最靠近病患的人,無微不至的照顧、追蹤與給藥,甚至還需要負擔病患及其家屬的情緒──讓賴澔哲笑稱現在對姊姊非常禮遇。陽靚則提到,在現場真的看過處在ON CALL狀態的醫生,注意到他們幾乎沒有睡眠時間的忙碌,還需要面對病人的痛苦、家屬的情緒,真的是非常複雜又很偉大的職業;特別經歷過那麼多手術的場次,陽靚分享,有一場CPR的戲是真人在飾演病人,那種生命操縱在自己手上的感覺太過強烈,讓她深感醫生真的要去修習生離死別的哲學課題。賴澔哲也表示,醫生真的時常會在繼續與放棄之間的情感拉扯。
陽靚進一步提到,儘管過去自己相對生死看的比較開,會比較想著「我要陪伴還活著的人」這樣的心態,但其實從《麻醉風暴2》中她赫然明白,很多時候急救是給活著的人希望,其實卻很少人知道病患正在承受多大的痛苦,她覺得,要懂得尊重病患想要離開的樣子。而隆宸翰則提到,自己一直都在往內在鑽研與探索,而《麻醉風暴2》讓他更靠近生死,因而更懂得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賴澔哲則提到,其實父親在幾年前過世這件事情一直讓他有點放不下,自己似乎在表演的過程中達到某種戲劇治療的功效,在創傷小組內經歷那麼多案子,讓他明白當生命走到盡頭時,不用去強求,生死有命,無須與生命做強硬的對抗。
對三人來說 《麻醉風暴2》都是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
《麻醉風暴2》對觀眾來說是精采的作品,而對演員來說,也是別具意義的代表。賴澔哲提到,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尊重演員專業、也很願意讓演員去鑽研的團隊,它是一個「讓實話攤在觀眾面前的故事,而體制是用再多謊言都避不開的一個事實」;陽靚則說,這是一部難能可貴的作品,而最可貴的莫過於是可以說出真相、敢說出真相的這份勇氣與自由,而它是一部「尋找自己缺少的某一塊」這樣的故事,要讓觀眾非常誠實去正視自己所缺少的那一塊拼圖,甚至就連體制,都市缺陷且失落的一塊;而對隆宸翰來說,第二季承接第一季,卻又加了很多新東西進去,覺得讓觀眾更能親臨感受在生活面所漠視、所疏於關注的事情。
好醫師的定義是甚麼呢?對不同的醫師來說,也許就會有不同的意義,而對這回飾演創傷小組成員的三位演員而言,在最後,也跟觀眾分享他們對「好醫師」的定義。隆宸翰說,其實他覺得好醫師就是要懂得尊重生命,因為醫生的責任是幫病患處理困難、身體出現的狀況,因此尊重生命絕對是出發點;而陽靚認為,是一種信念的傳承,不管是專業技術、醫病關係處理、說話的智慧、生離死別的課程,都是醫師的重要課題,而像蕭政勳一樣帶給其他人信念的醫生,就是好醫師;賴澔哲則是提到,其實就是善良、不違背良心去做虧心事的人,而對醫師來說,在說實話的同時也適時給予溫暖,懂得與病人溝通,是很重要的。
目前《麻醉風暴2》全劇已播畢,對於尚未入坑的觀眾,三位演員分別以表演者、又同時是觀眾的身分,來與大家推薦、並分享他們對該劇的感想。
賴澔哲:我們到底要怎麼活著?不要再漠視自己正在面臨的困難,儘管《麻醉風暴2》不會改變你的人生,但會引導你去面對你所要面對的生活。
陽靚:這是一部讓你看完會找到勇氣與堅持的作品。
隆宸翰:看完《麻醉風暴2》,會對於生命有更認真的體悟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