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力修導演專訪】與夥伴共同激盪 是自己最喜歡的創作方式
2015年《麻醉風暴》一炮而紅,除了令導演蕭力修聲名大噪之外,更讓他以該劇奪下第5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的殊榮。2017年,在粉絲們的引頸企盼之下,蕭力修導演帶著篇幅更長、格局更大的《麻醉風暴2》正式回歸!
「醫療是說故事的方式」 娛樂性與真實性要同時兼顧是導演堅持
《麻醉風暴2》的起源,是從熊森這個角色開始,從新聞報導上看到醫師加饒舌歌手的真實故事,引起導演興趣,加上第二季也同樣想要探討世代間的問題,因此加入熊森等年輕角色,更能做出三個不同世代的區隔。而第一季的好口碑,自然也對蕭力修導演造成壓力,不過他也提到,比起評價與收視率,他其實更注重作品質量──讓故事在娛樂性中,同時兼顧如臨現場的真實感,拍出不浪費觀眾時間的故事,是他給自己的目標、也是要求極致完美的原因。
起初並沒有把《麻醉風暴》特別設定成醫療劇的蕭力修導演表示,《麻醉風暴》兩季都是用醫生背景去談社會轉變,融合醫療、推理、懸疑的劇情,進而去談論到生死這樣的深度命題。「醫療是說故事的方式,所以要能夠說服觀眾」,這樣的理念更讓他堅持要把細節做到盡可能地詳盡。兩季儘管延續共同主軸,但是除了懸疑線的不同(第一季的殺人案、第二季的爆炸案)之外,不僅維持第一季從醫生內部去揭發問題的設定,第二季更添加了從外部看醫院體系的視角。沈柔伊的記者設定、熊森醫師的饒舌歌手身分,主要也都希望能夠將場域及情節拉離單一醫院,讓格局放眼整個社會。
呼應這點,蕭力修導演提到,其實勞資方的不平等狀態不只是發生在醫院裡面,也希望透過《麻醉風暴2》帶領觀眾去思考「我們到底對組織來說真正有價值的是什麼?」。其實真正對實質運作發揮功能的往往都是基層人員,但很弔詭的是,社會對他們的注意力反而是比較少的,這點也被導演放進故事中去探討。
《麻醉風暴2》是一場困難的接力賽 蕭力修導演樂於分享約旦拍攝經驗
相較於第一季更長的篇幅,也讓《麻醉風暴2》採用雙導演制度,而後來林志儒導演也加入團隊給予協助。「與其說是分工,我覺得更像是接力。」蕭力修導演這麼形容與洪伯豪導演之間的合作。蕭力修導演這回也同時兼任監製一職,因此主要負責處理大方向的劇情、劇本撰寫,加上連貫兩季之間共同角色的個性,維持整體脈絡及延續第一季精神。
而蕭力修導演這次也負責約旦部分的拍攝,聊到這一塊,導演更是侃侃而談。分享起約旦拍攝經驗,成就感與滿足都寫在臉上。《麻醉風暴2》是台灣第一部遠赴約旦拍攝的戲劇作品,無疑拍攝過程是具挑戰性的,例如天氣因素的考驗、動作指導臨時無法到場等等,蕭力修導演提到,但因為前期準備充分、每個細節都考慮很多備案,所以遇到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甚至還因緣際會之下拍出了在約旦醫院走廊那場令自己相當滿意的戲。此外,自然也是發生不少趣事。讓導演印象深刻的是,在試鏡小朋友的時候,陪哥哥來試鏡的弟弟卻意外被選上,讓哥哥失落到旁邊哭了的小插曲。「我選角很靠直覺」,回憶起這段,蕭力修導演忍不住表示對哥哥有點抱歉。
分裂出部份的自己在每個角色身上 與角色一同經歷與成長
「故事在每個角色身上都有各自不同的意義」,例如熊森象徵的「執著」、ZOE的「積極」。蕭導演提到,角色從中心思想出發,折射到每一個情節與角色身上,甚至自己的創作習慣會讓每個角色身上都摻有一點自己的影子,並且讓自己跟著角色一同去學習與成長,例如在《麻醉風暴2》中,每一個角色都在面臨「選擇」。
其中,蕭力修導演花不少心力在經營蕭政勳這個角色,在他心裡的設計中,其實蕭政勳在約旦的經歷中「心已經死亡了」,而心死的人回來台灣、要如何重新找到活著的動力?從死亡到重生,甚至是靠近生死時必須要做的決定,是他特別關注的議題。關於這點,他也曾經與作家侯文詠及醫療顧問探討過這樣的議題,特別是醫生要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病患家屬?透過蕭政勳這個角色以及創傷小組,也希望探討的是醫病關係、以及放棄的時間點。
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從’’Wake Up’’到‘’Never Give Up‘’,蕭力修導演想要剖析的是清醒之後要做什麼?什麼時候該放棄、什麼時候不該放棄?這是連貫下來的概念。不過提到這點,蕭力修導演也分享自己在拍攝陳顯榮醫師車禍的戲時,黃仲崑對自己說的一句「要堅持下去喔」,讓自己印象非常深刻。即使拍攝過程中歷經種種困難,這句話便意外成為自己支撐下去的動力。
醫療專業與戲劇張力如何兼顧? 蕭力修導演原則:以角色為重心
在醫療專業與戲劇張力之間,要如何做出取捨?其實蕭力修導演的答案很單純──就是以角色為重心。例如困難度非常高的急救手術經過,劇本都需要經過編劇撰寫、醫療顧問確認、專門負責醫療場次的副導與顧問再創作這樣複雜的三道程序,但可以讓觀眾感受到「這些醫生真的在動手術」的真實感,而這就必須要演員跟劇組成員同樣理解每一場手術、每一個動作指令的判斷背後蘊含的目的。導演提到,對演員來說最困難的莫過於,手術進行要同時有兩種表演邏輯,一部分著重宛如紀錄片般的真實,同時還要有角色本身的情緒。而為加強情感流動,在演員們都戴著口罩、無法在表情上做出太多情緒表演時,導演都會特地切出一塊分鏡去抓住演員之間的眼神交流。
而相較之下,第二季有更多感情戲的經營,蕭力修導演不諱言,這點其實難免有違於多數觀眾對於《麻醉風暴》系列的期待,但導演創作習慣會更強調於角色的著墨,因為每個角色在劇中都有自己所代表的任務與情感發展。蕭導演特別提到楊惟愉一角,因為第一季的迴響,讓他在第二季的劇本創作上對這個角色做更多的田調與探討,特別是關於被撫養者與領養者之間的情感,於他來說是格外有挑戰性的。
如何在制度不完美的情況下去面對、試著改變 導演語重心長
兩部《麻醉風暴》都在探討制度,而導演又是怎麼看待的呢?蕭力修導演表示,其實第一季的陳顯榮、蕭政勳及葉建德各自象徵著不同對制度的態度,而他認為,因為制度是人所制定的,所以奢求制度完美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倘若要等到制度完美了才著手進行該做的事,很有可能永遠都無法開始。因此他認為,在制度不完美的情況下要如何去面對,是很重要、且自己也在學習的課題。例如以拍片為例,導演認為,不能光是拋出答案,而是要拋出一種價值觀、去思考與自己生活相關的問題,然後去召喚更多與自己有雷同想法的夥伴一同凝聚力量。
兩季《麻醉風暴》談「認錯」 親身經歷讓他明白民眾對醫療細節的不熟悉
笑稱自己是看得開的人,蕭力修導演對於生死,其實並沒有因兩季《麻醉風暴》有太大的轉變,倒是因為成為父親之後,會比較瞻前顧後一些。導演分享自己在拍攝後期不幸遇到岳母出車禍昏迷,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才讓他赫然明白,其實很多觀眾對醫療細節是不熟悉的,例如當插管這個動作做下去之後,就象徵著把急救的任務交付給醫生,中間並沒有權力請醫生暫停,有很多民眾並不知情。如何能夠避免宣導片式的去宣傳某些醫療觀念,因而成為導演創作上的一大考量。
從第一季延伸到第二季,蕭力修導演也想要談的概念是「認錯」,導演觀察到,台灣人其實很怕犯錯,但其實不要害怕錯誤的發生,只是要去思考該如何去修正、改變,這亦是他想要在故事中呈現出來的價值。
期待更密合、更多交流的共同創作 有讓自己想傳遞的核心價值就是好故事
蕭力修導演認為,影視產業是需要與人互動的工作,以導演來說,是由攝影師將故事翻譯成影像、配樂翻譯成聲音,是與很多人發生互動、交流,才能夠讓故事呈現出最後它完成的樣子。自己拍片的習慣其實不太喜歡去教導、或者要求甚麼樣的表現,蕭力修導演期待的創作是很密合的,他給演員很大的發揮空間,甚至接受演員一起討論、修改劇本,希望透過互動、交流,激盪出不一樣的觀點。
在獲獎之後,導演曾經謙虛的表示自己只是幸得遇到好故事的創作者,而對蕭力修導演來說,「好故事」的定義又是甚麼呢?導演表示當自己看完故事之後內心有激動、有畫面、有將其影像化的衝動,甚至引述《人類簡史》的概念,當自己在故事中看到自己有所感、且想要傳遞給更多人的核心價值,對自己來說,就是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