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找回Never Give Up的初衷 《麻醉風暴2》團隊前進國立陽明大學分享醫療戲劇與現實

在困境中找回Never Give Up的初衷  《麻醉風暴2》團隊前進國立陽明大學分享醫療戲劇與現實

《麻醉風暴2》校園座談會首站前進國立陽明大學,現場座無虛席,讓導演洪伯豪、製作人湯昇榮及劇中出演康聯醫院朱院長的班鐵翔看了十分感動。

0918陽明大學演講_9173
製作人激動地表示「《麻醉風暴2》就是在拍你們未來、或者是你們學長姐正面對的故事!」。

0918陽明大學演講_3376而在拍攝完之後深感醫護人員辛苦的洪伯豪導演及班鐵翔則不約而同對於學生義無反顧的投入醫療領域,格外感到欽佩。畢業自陽明醫學院的黃英哲醫師特地撥空參與座談,與學弟妹分享經驗談,「學長」一出場,就受到學弟妹們的熱烈歡迎。

0918陽明大學演講_4193站在醫生的角度  黃英哲醫師這麼看醫療劇

黃醫師不諱言表示,有太多戲劇的醫療情節對他來說是NG的,例如最常見的「心臟停止不可以電擊」這個觀念,就是被不少劇組誤用,甚至黃醫師還現場模仿病人「蹦」的動作,惹得現場學生哄堂大笑。製作人特別點出,其實《麻醉風暴》醫療部分的考據有一個「蕭家客棧顧問群」的專業團隊在支援,從前期劇本創作開始到後期製作都有參與,希望更呈現「職人」狀態,所以當然不會有如黃醫師所說的NG情節出現。也因《麻醉風暴2》裡面模擬了部分真實狀況,因此更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跟省思。

0918陽明大學演講_5585《麻醉風暴2》與其他醫療劇的不同 在於更關注醫療環境的問題

製作人湯昇榮便提到,醫療劇種有太多專業,不僅是醫療本身,從整個大環境、從人到事,因此必須要對社會有很細膩的觀察,在劇本草創初期,便透過與很多醫生、醫療記者的深度訪談與著作,甚至是相關的粉絲專頁去了解整個大環境的醫療問題。而製作人表示,《麻醉風暴2》與其他醫療劇最大的不同,正是它所探討的是人員、制度、醫療權益,畢竟醫護人員站在醫療前線,這是一個關鍵核心。

對於這點,導演也深表同意,《麻醉風暴2》傾向處理體制、人跟人之間互相影響與面對制度的態度,也更強調醫生面對生死這一塊,例如醫生第一次遇到自己負責病人沒能救活的心態部分。其實《麻醉風暴2》想要討論的不只是救人,還有很多不同的面相,這一點也透過蕭政勳這個戰地前線醫師、還有熊崽作出對比。熊崽面對不完善的制度選擇衝撞,但也許蕭政勳能夠帶給他其他想法──有沒有更好、更聰明的衝撞方式?或者是除了衝撞有沒有其他方法、不讓自己被體制消滅?導演期待透過戲劇讓觀眾多去思考。

《麻醉風暴1》從麻醉科醫師蕭政勳的視角,從「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制度問題,而《麻醉風暴2》則從團隊的角度來切入,不只有團隊內部的問題,還有外界、醫院體系下的外部定位,而在座談會現場導演特地幫熊崽洗白,他絕對不只是屁孩啊!更是偷偷暗示大家創傷小組在後續有額外的變化,讓整個醫院體系被看得更清楚,請觀眾期待後續。

0918陽明大學演講_477兩季皆有評鑑的入題  洪伯豪導演表示這是台灣醫療環境中值得探討的問題

聊到醫療評鑑,班鐵翔笑稱「院長多可憐,老是一臉愁容」,畢竟為了爭取資源、為醫院謀福利,院長不但要經營政商關係、張羅裡外人事,讓班鐵翔不忘呼籲在場的「準醫護人員」以後要多多體諒院長。不過他也表示,在「高人指點」之下的策略,不管是創傷小組的成立或者是購買新的醫療設備,這些楊惟愉定義的旁門左道、朱院長認定的買保險,是否是一種陋習?

第一季的陳顯榮為了「升等」而努力;第二季的朱權綱因為怕被「降等」而掙扎,兩季都將醫療評鑑入題,是否有特殊用意?洪伯豪導演表示,跟很多醫生聊過,真心覺得醫療評鑑是醫院經營上的一大難題,而為了應付評鑑,各間醫院都有自己調整的方法,對台灣目前的醫療環境來說的確是值得探討的題目。

0918陽明大學演講_5697「環境不同,標準應該一樣嗎?」黃醫師多年行醫親身感觸

黃英哲醫師則形容,健保像刀、評鑑似叉,如果操作得宜的團隊就能夠得到想要的資源,而不熟悉制度的就會成為箝制。黃醫師自己亦有親身經歷,真正到臨床之後,儘管照著專業、照著SOP走,有時候也會被建議「診斷要改一下」,因為「點數可能爆掉」!理應為病人著想的醫生,卻被行政體系、健保給付與評鑑給阻撓,其實對醫生來說是很無力的,這點也在戲劇中有所呈現。

誠如進到醫院常常會見到的醫院願景,也都是為了符合評鑑標準的需要而設,這讓黃醫師也不免反思,醫療評鑑的這一套標準引用自國外,但那一定適合台灣嗎?例如國外加護病房補助款與台灣相差三十倍、國外護病比及醫病比跟台灣都有很大差距,在環境不同的情況之下,「標準」是否應該因地制宜?

0918陽明大學演講_1031靠意志力撐下去  希望觀眾看到《麻醉風暴2》劇組的「Never Give Up

湯昇榮製作人提到,續集作品首要碰到的問題就是演員檔期,加上第一季成功用推理的方式來切入制度面的討論,讓做第二季變得格外有壓力,也讓製作團隊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小心翼翼。洪伯豪導演則說,《麻醉風暴2》不管是懸疑推理、邏輯性、醫療專業等,所有環節都要顧及,又希望呈現社會脈動、貼近體系問題,要做到樣樣都要兼具,真的可以說是靠意志力撐下去的。

「導演要帶著團隊走,灰心、沮喪跟想要放棄的念頭絕對不可以被團隊看見!」洪伯豪導演這麼說,而他也坦承,當發現經費不夠時,的確一度有想要放棄去約旦拍攝,不過後來看到拍回來的畫面,就真心覺得一切都值得!而像其他場爆破戲、車禍戲等,或許可以用比較簡單的方式避掉大場面,但洪導表示「我自己內心都過不去啊」。儘管還有不夠好的部分,但也希望觀眾能夠看見團隊即使面對困難仍「Never Give Up」的那份想拍好戲給大家的心意。

0918陽明大學演講_494學生熱情踴躍提問  醫療落差跟藝術呈現如何取捨?

「太純的醫學就沒人想看了」,黃醫師表示,《麻醉風暴2》很棒的一點就是在「醫療紀錄片」與「醫療職人劇」的斟酌上、在醫療真實與戲劇張力的取捨間,達到一個很完美的平衡。洪伯豪導演就分享提到,像是手術房戲,為了讓觀眾更能身歷其境、也為增加緊張感,都會希望有時限性的「多作解釋」,例如會希望加上「再多久內如果不做什麼就可能會發生什麼後果」這樣的對白,但是對專業的醫師來說就會覺得「沒有人在手術房這樣講啦」!但後來,醫療顧問靈機一動,想到麻醉紀錄表以五分鐘為一單位,在陳顯榮那場手術戲中,就以五分鐘才增加危機感,後來才有這樣的呈現。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聲音,製作人提到,其實那些心電圖等儀器畫面及聲音,都是後製才配上去的,所以每一個階段應該合理出現的心電圖、數據跟聲音,都是事後有多次考究。不過像對外科醫師跟麻醉科醫師來說都因為要關注血氧濃度而對聲音格外敏感,但是心電圖的「合理」聲音有時候會讓導演覺得背景音太亂,後來則在多次討論之後彼此有了妥協,導演把聲音稍微調小一點、且讓「心跳聲」賦予其他存在的意義跟可能,例如從心電圖變成「熊崽自己的心跳聲」,凸顯角色心境。不過也有比較有趣的事情發生,例如導演就提到,南北部醫生在手術器械上的發音有些許不同,在這些小細節上也花了很多心力確認。

0918陽明大學演講_4372「在醫學這塊維持的高度一定不可以降低!」 兩季《麻醉風暴》共同堅持

另外亦有學生提問第一集中熊崽「順便多切一塊檢體」的橋段,其實既要合醫療邏輯、又要展現衝突,就要像寫推理小說一樣慢慢回推回去,是非常困難的,這點導演跟醫療顧問團隊也有多次的討論跟拉鋸。

「既然是醫療劇,在醫學這塊維持的高度一定不可以降低!」黃醫師說,也讚《麻醉風暴》是最高級的模擬。導演表示,其實顧問團隊給的案例都已經很有戲劇張力,所以基本上都會尊重專業的醫療意見,不能過度偏離寫實的共識,是從第一季開始就延續的核心。

0918陽明大學演講_1036黃英哲醫師與「朱權綱院長」  給在座未來醫護人員的建議

身為學長,其實黃英哲醫師根據自身經驗侃侃而談地分享了很多,也建議學生可以從在學時期就去修習一下像是生死學的課程,更稱這是除了拿到醫師執照之外相當重要的另一件事情。醫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必須直面生死、且在面對死亡衝擊上的心態調適,都是需要及早去認識並且學習的。透過《麻醉風暴2》也希望呈現這樣嚴肅的議題。此外,黃醫師更是強烈呼籲學生,醫學上存在不確定性,無法保證絕對治癒,所以一定不能像熊崽一樣對家屬做出擔保,只能夠保證自己盡心盡力地進行治療。

而笑稱自己在劇裡「只動餐刀」的班鐵翔則是看到新聞特別感慨,像是醫療人員與家屬、病患的衝突或者是抱怨,都讓他心想「醫護人員怎麼有這樣的熱情跟信仰撐下去?」,因此他覺得醫生在醫病關係的應付跟拿捏上也是需要學習的,更是開玩笑地說也許還需要練點武術、甚至學習點穴來保護自己。

0918陽明大學演講_4372四人的「Never Give Up」理念  如何在這條路上更堅強

呼應到《麻醉風暴2》的宗旨「Never Give Up」,在座談會上也讓製作人湯昇榮、導演洪伯豪、演員班鐵翔及黃英哲醫師分享自己過來人的經驗。班鐵翔表示,醫護人員跟演員一樣都是一條很艱難的道路,且都需要耐心、熱情與愛心,只要還有熱誠,就不要放棄。就跟班鐵翔告訴自己的學生──只要站在台上就要告訴自己’’I am the best.’’,同樣,也希望醫學系學生們能夠一直都有這樣的自信。

而湯昇榮製作人則分享自己採訪過一位九十多歲老醫師的故事,不僅高齡還在看診,而且每個禮拜都還會花時間花時間去找「老朋友」,對他來說,已非醫病關係、而是朋友關係,這件事情讓他特別感動,也特此將這段對自己有很大啟示的故事,分享給學生們。

0918陽明大學演講_8194導演則是提到,雖然他在做醫療劇,但是在談的還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也希望能夠透過戲劇讓大家注意到台灣本身職場環境的困境。而制度其實都是人創造的,訂定的是人、使用的人也是人,洪伯豪導演勉勵大家,與其抱怨大環境,不如先從自己意識到要改變、並影響周遭的人一起改變,不是一個人覺醒就覺醒,必須要大家團結一起做。這也是他堅持下去的理念。

而最後由黃英哲醫師以學長的身分給學弟妹一些忠告,不管體制如何改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能輕言放棄,要把一件事情完成到一個階段之後才有資格說要做其他事情,如果放棄了,就會錯過這條路的風景與精采。而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是深思熟慮過後才做出選擇,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為了「自己曾經做過的選擇」負責。

0918陽明大學演講_3458《麻醉風暴2》帶領觀眾思考──如果有一天遇到這個問題,要怎麼面對?收穫滿滿的一場座談會,期待即使面對困境,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Never Give Up的使命與理念。

 

相關文章

目前尚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