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阿嬤送行最後一哩路!《花甲男孩轉大人》喚醒「傳統喪葬禮俗」的遺落與承接!

替阿嬤送行最後一哩路!《花甲男孩轉大人》喚醒「傳統喪葬禮俗」的遺落與承接!

「媽,今嘛給你換衣,這件是你最喜歡的般式,粉紅色。你穿水水,嘸煩惱。」

 

離世的親人,像是走進現實時空中的另一道門,去到一個無法靠近的國度,我們能做的,是忍住悲痛、打起精神,在他人生最後一哩路,替他送行。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送行」是門不容敷衍的學問,家屬正色以對、戰戰兢兢,深怕不小心觸犯禁忌而招禍。繁星鄉鄭家是傳統大家族,《花甲男孩轉大人》李青蓉導演提到:「禮俗在每個人生命裡都會遇到,我們請顧問老師、做研究,盼觀眾看見細節會受感動。」,因此劇組用心做功課,劇中出現許多遵循喪葬習俗的細節,喚醒年輕朋友們對於「傳統閩南禮俗文化」的認識。

 

 

一、搬舖/拼廳、鋪水床

 

阿嬤回家前,阿春、光昇等人忙著打掃正廳,之所以要在祀奉神明與祖宗的正廳,而非臥房,是避免阿嬤會擔眠床架、沒辦法到天堂享福,為求壽終正寢,故要「搬舖」,在台南、高雄地區,多稱為「拼廳」。

搬舖的的位子也因性別、輩分而異,傳統上,女性應將水床擺放在「虎邊」(面對神明桌的左邊),由於劇中阿公過世多年,阿嬤是家中輩分最高者,因此水床放「龍邊」(面對神明桌的右邊),以表尊敬。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之所以稱為「水床」,起源於古早時擔心蟲蟻接近往生者,因此將凳子腳放進裝水的碗內,而如今不放水碗,仍沿襲稱之為「鋪水床」。

還記得戲裡光煌數落光昇,認為水床凳子歹看,像是把阿嬤當成菜頭粿、湯圓,於是下令換搬木板床嗎?其實,橫放二條長凳,放上木板或草蓆,上面鋪被子,無庸置疑,是水床的傳統放法。

躺的方向也有學問,往生者是頭裡腳外,若是劇中阿嬤仍彌留,則躺反方向。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二、遮神

 

阿嬤從醫院運返家前,要把家中春聯紅紙撕除。亦有直系親屬去世第一年,春節門前忌貼紅春聯的禁忌。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家禮集成》有記載「堂神位遮米篩,批明神聖慈悲為本,見其生不忍見其死」,習俗上,為表對神明、祖先的敬意,以及避免為亡者淨身更衣時在神明前裸露身體「見刺」大不敬,須用米篩或紅紙遮住神明及祖先牌位,關掉光明燈,俗稱「遮神」

圖 / 翻攝自愛奇藝、Fanily製圖

圖 / 翻攝自愛奇藝、Fanily製圖

 

三、留最後一口氣

 

無論是否斷氣,救護車載送時不會拔掉氧氣管,讓一姐回家嚥下最後一口氣,是為「落葉歸根」;而臨終時,肉身病重,靈體卻能感覺到家人的呼喚,因此,當救護車抵達喪家,由長子長女率領家屬至門口下跪迎接表孝心,呼叫阿母,告訴她到家了、小心過門檻,替一姐的靈魂指路。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戲裡,二嬸盈秀以為阿嬤已過世,奔趕回祖厝,依例需匍匐嚎哭,跪爬入廳門,表示自己不孝,未能隨侍在側克盡孝道,也是表達他們懺悔與悲痛的方式。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四、跪拜禮、舉哀

 

當宣告阿嬤死亡那一刻,護士拔管,子孫應圍著水舖行跪拜禮,以示哀慟,一般盡量不哭泣,能讓阿嬤無罣礙地一路好走。而傳統認為,病人嚥氣後,靈魂茫然不知其所,因此頭七時,家屬亦下跪嚎哭,稱之「舉哀」,往生者的靈魂將意識到自己已然離世。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五、淨身、換壽衣

 

嚥氣後,需要幫往生者淨身更衣,換上見老祖宗的禮服。傳統禮俗依地位、年齡、性別,壽衣層數不同,分為5、7、11層(須單數,9的台語與狗同音,較不吉利),一般大多穿五件七層,款式亦不同,包括旗袍鳳仙裝、長袍馬褂,阿嬤則穿古裝衣裙

穿戴壽衣的來由,除了彰顯地位、去厄添壽,在古代也是用來隔離遺體異味的方法。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壽衣的質地也有講究,材質上多用綢子,諧音「稠子」,寓意後代多子多孫,忌諱用緞子,音似「斷子」,不吉利。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六、摔藥碗 

 

類似於傳統的「藥懺儀式」(砸藥罐),長輩若因病往生,長子或長孫需要代表來「摔藥碗」,因此劇中花甲摔碗,意喻解除阿嬤身體病痛,從今往後在西方世界無病無痛。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七、腳尾飯

 

水床腳尾處依俗要放一碗腳尾飯,這碗飯要露天炊煮,盛得愈滿愈好,在放一粒熟鴨蛋(壓煞用),正插一雙竹筷,供阿嬤享用,才有力氣趕赴天堂報到。

圖 / 翻攝自愛奇藝、Fanily製圖

圖 / 翻攝自愛奇藝、Fanily製圖

八、圍靈

 

依禮俗須設「帷堂」用竹竿架吊起白布,彎九次後將水舖圍起來,俗稱「吊九條」,目的在隔開內外,怕來訪親友在毫無準備之下,受到驚嚇。(結果咱們花亮都在裡面幹些什麼啦~~~阿嬤驚驚)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九、守舖

 

親人自亡故至出殯前,日夜皆須親人守靈,孝男晚上須席地而眠,稱之為「守舖」。古俗傳言「屍最忌貓,貓跳過屍,即屍起行走,遇人緊抱不脫,若衝閾則倒」,於是子孫日夜守舖,一表孝心與不捨,二防禽畜驚擾。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十、發喪 / 報喪 / 示喪

 

劇裡,四叔帶著花甲提前報喪,「報得愈好,就能騙過黑白無常,不會把人帶走」,傳聞假假真真,但親人離世後向親友發喪是必要的。( 欲騙過陰間鬼神,現今多採用「買壽衣」添福壽、「買塔位」做生基添福報的方式 )

圖 / 翻攝自愛奇藝、Fanily製圖

圖 / 翻攝自愛奇藝、Fanily製圖

阿嬤過世,長子或長孫通常會親赴母舅家報喪,稱「報白」,現在多以電話通知;家屬亦會「發訃聞」來傳達治喪資訊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示喪」古代習俗在門外懸掛孝燈,告知鄰居家中有人過世,準備辦喪事,而今演變成在家門口張貼喪紙。劇中,繁星一姐是家中輩分最高的女性,按禮俗,過世須寫「慈制」,阿嬤享壽八十餘歲,故用粉紅喪紙寫黑字,貼於大門右側(正視大門的左側)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十一、往生金(往生錢) / 摺往生蓮花

 

劇裡,雅婷深夜騎腳踏車提前送來往生金給阿嬤,又稱往生錢,上以紅字印有「往生神咒」或「極樂世界」,無貼金銀箔,一般燒給祖先和亡靈,幫助先人添增冥福,通往西方極樂世界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花明說:「摺這些紙蓮花,是讓我們活著的人有些事情做,你才不會一直想,心裡很痛苦。」
道出家屬哀慟的心聲。往生蓮花又稱「福生蓮花」,取自佛教『乘蓮花往生極樂世界』之意。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愛奇藝。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愛奇藝。

 

十二、紅白事不得相沖

 

紅事極喜,白事極悲,紅事不能沖白事,這是傳統中國人的禁忌。若男女已訂婚約,一方家中有長輩喪亡,就必須在居喪百日內結婚(百日娶),俗稱沖喜,但不可辦喜宴收紅包,不可張燈結綵放鞭炮,一切從簡,不然就得等到一年守孝期過後,對年才能舉行婚禮。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愛奇藝。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愛奇藝。

花亮和姿萱的婚事,由於姿萱家世顯赫,光煌又要趁勢宣傳參選,百日低調結婚當然不行,加上未婚懷孕等不到對年,於是小倆口只好撒嬌祈求「阿嬤撐久一點」。

 

 

十三、紙紮燒化

 

紙紮習俗源於民間信仰,是生者為亡者獻上的禮物,包括代表亡者的「魂身」、紙紮靈厝地契、金銀山、車子、金童玉女(侍女服侍)、庫錢..等等,隨著時代進步,也會燒化像是手機、筆電、名牌包、信用卡、按摩椅等往生者生前喜愛或希冀許久的物品,將思念透過紙紮化為祝福,盼往生者在西方世界生活舒適無虞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燒化紙紮時機在北中南皆不同,大多在出殯前一日法會火化做功德,並留一輛車子(汽車)在告別式當日燒化,往生者能乘駕前往西方極樂世界(阿嬤的汽車有附司機唷,花明好貼心)。而在南部也有往生當日「燒魂轎」的習俗,意喻「一路好走」。

圖 / 翻攝自愛奇藝、Fanily製圖

圖 / 翻攝自愛奇藝、Fanily製圖

劇中,花甲堅持選了一棟和鄭家古厝很像的紙紮靈厝,「阿嬤收到會有回到家的感覺,比較不會孤單」,也不忘替阿嬤準備電視機、粉紅色歐兜邁,讓阿嬤在天堂不會無聊。

 

 

《花甲男孩轉大人》不僅寫實地探討親子代溝、家族人倫、性別平等、婚姻觸礁…等問題,從劇組對「傳統喪葬禮俗文化」的考究與細心,就能體會到一部戲的爆紅絕非偶然,它對細節的堅持,觸動我們心裡柔軟的角落,保有一個不能忘懷的位子。

 

 

資料來源:台灣殯葬資訊網

諮詢顧問:北台中生命事業公司  黃哲修

 

 

 

#植劇場  #花甲男孩轉大人  #喪禮   #習俗   #生命禮儀  #禮俗  #送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