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男孩轉大人》第四集中,阿瑋所屬的戲劇社畢業公演《荼蘼》,我們看見該戲設計「劇中劇」的呈現,阿瑋一改以往男孩形象,穿上裙子演出女主角,花甲則是坐在台下安靜欣賞演出。

圖 / 翻攝自愛奇藝
一般在影視作品裡,舉凡「劇中劇」這樣的後設戲劇手法經常出現,正所謂「戲如人生」,利用角色的戲劇創作,探討戲劇本身的議題,知名的例子包括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哈姆雷特》等等,而通常角色創作的內嵌故事往往和其所處的現實外在故事密切相關。
我們曾看過哪些印象深刻的「劇中劇」呢?,這些劇情又是如何指涉出角色困境?
《花甲男孩轉大人》荼蘼 ─ 一齣猶如醍醐灌頂的心理劇
我認為,阿瑋接演《荼蘼》,不僅完成了一齣精彩的舞台劇,也透過角色扮演,經歷了一場抒發內心混亂的心理劇。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兩個自己相見,對當初的選擇是否仍存有質疑?有沒有好奇若當初選擇另一條路,那個自己現在過得好嗎?

圖 / 翻攝自台視官網
偽裝堅強的阿瑋,心裡其實藏有一連串的混亂自我質疑。
相同地,觀影的花甲也是。要不要接乩童?如果不接,自己未來的B方案是什麼?會後悔嗎?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如果人生只剩下10分鐘,能選一樣東西帶走,要帶走什麼? 「人的一生,一直在做選擇,又總是在後悔自己的選擇,反反覆覆,有時候,我想學會珍惜,應該比一直想要重新選擇,還要來得重要吧!」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在心理諮商裡,有個很赤裸的療癒方式,叫作「心理劇」,讓個案透過角色扮演,把自己的故事「演出來」,將內心衝突與困擾情境呈現在團體夥伴面前,互相給予回饋,將行動演出中的體悟,轉化到真實生活中,能有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阿瑋的《荼蘼》,是一部能領著他跨過坎兒往前飛翔的心理劇。

圖 / 翻攝自花甲男孩轉大人_植劇場Qseries臉書
《我可能不會愛你》收信快樂 ─ 狠狠地鏡射主角的自知之明
提到劇中劇,就不得不提另一部瞿友寧導演的作品《我可能不會愛你》,將經典的小品舞台劇《收信快樂》融入劇情,金士傑(劇中飾演白叔)、萬芳(收信快樂女主角)兩位戲精級別的老師搭檔,化身男女主角李政國和陳淑芬,七分鐘的演出,感人肺腑。
劇情裡,程又青(林依晨)和李大仁(陳柏霖)觀賞舞台劇《收信快樂》,亦有兩人投射於李政國、陳淑芬中的角色置換,情感與對白既深刻且血淋淋。

圖 / 翻攝自YouTube
《收信快樂》場景簡單,一張長椅(翹翹板),牽引著兩位從學生時代開始通信的男女,椅子左右之遙,實為千里之遠,兩人對唸著信,偶爾面對空椅傾訴思念(類似於心理學空椅法之變形)。陳淑芬和李政國,從一張小字條開始,寫了四十年七十多封信……起初寫生活瑣事,後來寫生命體悟,信紙的情感重量比一只戒指還重,終在女人生命殞落後,男人才敢提起「愛妳」。
李政國:
「妳記得妳說過要作一輩子通信的朋友嗎?
我看到….妳箱子裡的那隻鉛筆…..
她和我送妳的時候一樣,還是只削過一次……
芬,好想妳…
愛妳……」
(影片來源:intimewithyou YouTube,如遭移除敬請見諒)
陳淑芬:「我花了一輩子學一件事﹐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但終究我還是學不會。青春、婚姻、名聲、財富、健康…如果我不曾擁有﹐那我也就沒什麼好失去的了不是嗎?」
陳淑芬和李政國,映照著程又青和李大仁,他們是如此地相像。在看戲淚流滿面的那個瞬間,兩人化身瘦皮猴和愛哭芬,說出了隱藏在心裡不敢去面對的愛意,那一份包裹著膽怯、害怕失去的心情……

圖 / 翻攝自YouTube、Fanily製圖
李政國隔了四十年的那一句「愛妳…」,代替李大仁說出不敢說的話。
(影片來源:chin tsai wang YouTube,如遭移除敬請見諒)
《你照亮我星球》甜蜜系列六部曲 ─ 用心戲謔才足以反思現實
瞿友寧導演在2014年播出的作品《你照亮我星球》,講述演藝圈黑暗面、奮鬥史和心理疾病議題,因男女主角劉城偉(鄭元暢)、章曼玲(張鈞甯)設定為明星演員,因此裡頭設計多部劇中劇來交代兩人是合作數年的螢幕情侶。
開玩笑來講,《你照亮我星球》簡直是一部「後設」到不行的戲,六部劇中劇關聯角色的人生際遇,也反映當時的影視流行脈動,而戲劇本身議題則寫實地表現出如今演藝圈心酸甘苦,像俄羅斯娃娃一般,層層揭露,層層呼應現實。

圖 / 翻攝自網路
六部戲,六段不命運坎坷的愛情,宣傳文案最後一句皆是「難道老天總是要和他們開玩笑嗎?」我們才猛然回頭驚覺,原來,許多觀眾早已養成看「被捉弄的命定鴛鴦談戀愛」的習慣,要浪漫要虐心,感覺換了故事背景,同樣的戲路也能長命百歲地演下去。(真是一場玩笑XDD)

圖 / 翻攝自網路、Fanily製圖
其中,男女主角定情之作《甜蜜之春》預告片,完全展現台灣近十年來被制式偶像劇綁架的危機(笑),更感覺得出幕後製作團隊對此市場生態的無奈與憂心。
如果從《你照亮我星球》看見藝界黑暗下的心理健康問題,那我在「甜蜜系列」看見的,就是「做戲」這個命題,初心和市場的拉扯。做戲不是太難,但做好戲不容易啊。
(影片來源:2014電視劇 你照亮我星球 官方頻道 YouTube)
《通靈少女》羅密歐與茱麗葉 ─ 提供一個安撫遺憾的作用
完形心理治療學派有個概念,叫做「未竟事務」,會產生沒來由的悲傷後悔緊張…等情緒,並與某些記憶連結,這些未表達的情感在心裡徘徊,不知不覺會影響自己和他人的接觸。例如,當年那場沒有結局的初戀、和朋友吵架和好後的疙瘩。

圖 / 翻攝自公視粉絲團

圖 / 翻攝自公視粉絲團
最後,台下阿樂靈體用力替話劇社鼓掌,他對小真比了個讚,深情一吻,擦乾小真的淚水,其他社員也衝上前對阿樂一如往常說屁話,笑淚交織。這場喜劇,某部分也解決了他們的未竟事務,謝雅真領悟一個道理:「當你失去越多東西的時候,反而越能夠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勇敢迎接新的一天」。
#植劇場 #花甲男孩轉大人 #瞿友寧 #阿瑋 #嚴正嵐 #顏毓麟 #荼蘼 #我可能不會愛你 #收信快樂 #你照亮我星球 #通靈少女 #劇中劇 #後設戲劇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