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君授課的照片。(圖/TVBS)
文/桔哥
從照料女兒,進而釋懷自小對媽媽的不諒解
從志工服務,想圓滿單親兒生命中的小缺角
禮拜六的約會,持續兩年不間斷
陳怡君的故事,正在展開……
陳怡君小四那年,爸爸因病去世了,瞬間家裡的經濟壓力全部丟到媽媽肩上,要獨力撫養三姊妹,當然生活比以往爸爸在的時候辛苦。有一年,當時小學六年級的姊姊生日,媽媽特別準備了一桶零食讓姊姊帶到學校請同學吃,到了怡君生日時卻什麼也沒有,「偏心,媽媽偏心!」這個念頭就這麼深植她的腦海……而長大後,每個姊妹滿30歲的時候,媽媽會特別幫他們過生日,這次又獨獨漏了怡君,為什麼姊姊有、妹妹有,我卻沒有?這股氣,從小到大存在著。
今年已經37歲的陳怡君,經歷結婚、生子,小孩也十歲大了,有天女兒突來的撒嬌,堅持要媽媽騎腳踏車帶她上學,途中遇到女兒的同學,眼神明顯流露出羨慕的神情說:「你好好喔,有媽媽載你來學校!」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女兒就讀的台中偏鄉國小裡,有許多單親、外配或是隔代教養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也許在外地、也許無力照應,孩子被迫自主生活,「好心疼這些孩子啊!」陳怡君的心裡想著!
▲化妝中的怡君。(圖/TVBS)
陳怡君想起媽媽當年也是這樣一人撫養她們姊妹仨,明知道媽媽辛苦,但只幫姊姊準備生日糖果的事,就像一個結深埋心中,而這個心結也讓怡君跟媽媽、姐姐多次吵鬧過,雖然媽媽說:「五根手指不一樣長,不能要求她對所有人都一樣!」明知媽媽也很愛她,但怡君聽不進去也不想理解,姊姊還因此對她很生氣,就這樣僵持到長大後的某天,怡君才得知當初爸爸過世時,姊姊班上的老師跟同學為她們募捐了一筆急用金,所以媽媽才會準備生日糖果表示感謝,這個遲來的真相,讓這些年只想到自己委屈、只埋怨媽媽不公平的怡君,心結瞬間獲得釋放。
單親家庭小孩是敏感的,一路走來怡君格外了解單親兒的心境,這些孩子常常會因為家庭因素受到同學嘲笑,有些更會為了爭取多一點關心而刻意唱反調,「難道自己不能做些什麼?」「他們應該獲得一樣的愛!」這些想法在怡君腦海盤旋不去,於是她開始加入兒童福利聯盟–台中市向晴家庭福利服務中心,從協助行政工作到參加托育、戲劇志工,每週六成為她固定的「志工日」,除此之外,她更加入志工們籌組的舞台劇表演,從編劇、布景、道具、服裝都一手包辦,更聯繫校園巡迴演出,透過表演讓單親的孩子們知道他們不是弱勢,有許多的人在關心他們,也讓雙親家庭的孩子體會所有的孩子都沒有不同,不論誰需要幫助,總有人會對他們伸出援手!怡君始終相信「閉起眼睛就可以感受到微風的輕撫,那就是一直都存在的愛!」
陳怡君已經參與志工服務滿兩年,其餘有空的時候會帶著女兒和媽媽出外到處走走散心,與姊妹的感情也越來越好。回想當初單純想為單親孩子付出的心,意外卻因此獲得成長,現在的怡君懂得修正自己的缺失,「愛比較」的偏差心態也不知不覺間消失了,能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事情,也更感恩當初媽媽獨自養育姊妹仨的辛苦。怡君更覺得喜悅的是,才國小的女兒今年也開始加入志工行列,協助照顧幼稚園的小朋友,變得更熱心、主動,「志工日」成為怡君心裡的救贖,讓她化解與家人的心結,更讓她從身教影響女兒,生命因此變得更美好。做好事可以從一年一次、半年一次開始,「大家一起來做些什麼吧!」
《哇!陳怡君》
5/1起
台視每周五晚上10點
TVBS歡樂台每周六晚上1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