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 ‧ 伊薩耶維奇 ‧ 索忍尼辛
文/tio
亞歷山大 ‧ 伊薩耶維奇 ‧ 索忍尼辛(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蘇聯─俄羅斯傑出作家,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的索忍尼辛,擔任砲兵軍官的父親在他出生前6個月就已去世,自小由母親獨立撫養長大。
▲基茲洛沃茨克(俄語:Кислово́дск),俄羅斯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一個城市
1945年,索忍尼辛因私人信函被截獲,只因信中戲稱史達林為「大鬍子」(man with mustache),就在東普魯士前線被逮捕,遭蘇聯當局以「反蘇宣傳和陰謀建立反蘇組織」為罪名判刑8年。獄中索忍尼辛曾被診斷罹患胃癌,醫生預言他只能活三個星期,但是索忍尼辛最終竟然完全康復。1953年,索忍尼辛刑滿後再度被流放到哈薩克,直到1956年被蘇聯政府解除流放。1957年,蘇聯政府宣布索忍尼辛「無犯罪事實」,恢復名譽。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約瑟夫 ‧ 維薩里昂諾維奇 ‧ 史達林
1962年,赫魯雪夫為了利用索忍尼辛的作品打倒史達林體制,在赫魯雪夫的鼓勵和親筆批准之下,描寫勞改營生活的中篇小說《伊凡 ‧ 傑尼索維奇的一天》(One day 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在《新世界》(Novy Mir)雜誌上發表,小說銷售達80萬本,獲得蘇聯人民深切的感嘆與同情,一時之間,「一個籍籍無名為勞獄與絕症折磨幾死的索忍尼辛就這樣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蘇聯文壇的新慧星」。
▲《伊凡 ‧ 傑尼索維奇的一天》(One day 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
好景不常,赫魯雪夫旋即倒台,索忍尼辛的作品被禁止在蘇聯境內出版,但手抄式文稿仍然以地下刊物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並且流向了國外。蘇共總書記布里茲涅夫上台後,因為索忍尼辛的作品暴露史達林極權的黑暗;還因為《伊凡 ‧ 傑尼索維奇的一天》是赫魯雪夫批准發表的,1965年3月,此書被公開批判。
▲《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
1973年,揭露蘇聯整個勞改營內幕的皇皇巨著《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1918-1956)在巴黎出版。但這一作品徹底觸怒了蘇聯當局,1974年2月12日,索忍尼辛以叛國罪名被逮捕,布里茲涅夫隨即簽署命令,剝奪了索忍尼辛的國籍,並強制押上飛機將他驅逐出境,但索忍尼辛不服,臨行前立下誓言:「我將活著回來」。
▲諾貝爾文學獎─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
1974年2月13日,他被強行押上飛機,驅逐出境到西德。12月10日,瑞典國王和多位親王出席了瑞典皇家學院為索忍尼辛舉行的隆重頒獎儀式。索忍尼辛在頒獎儀式上説:「在這個大廳里曾經有許多獲獎者在你們面前發表過頒獎演說,然而,大概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給瑞典皇 家學院和諾貝爾基金會帶來如此之多的麻煩。」美國政府於1974年授予他「美國榮譽公民」稱號,1975年定居美國。
▲歷經流放後終於在1994年回到俄羅斯的索忍尼辛
歷經20年的深度緘默和隱居,1994年5月27日,索忍尼辛結束了20年的流亡生涯,實現了20年前「我將活著回來」的預言,從美國佛蒙特洲回到了俄羅斯。1997年索忍尼辛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2007年俄羅斯國慶節,索忍尼辛獲2006年度俄羅斯人文領域最高成就獎俄羅斯國家獎。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37年後,索忍尼辛終於在自己的祖國獲得了肯定。
◎主要作品
《伊凡 ‧ 傑尼索維奇的一天》(1962年)
《癌症病房》(1968年)
《古拉格群島》(1973年)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書店‧影像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