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受外媒好評的《我想念我自己》上映,值得一看喔!(圖/Yahoo奇摩電影)
文/菇士比
茱莉安摩爾問鼎奧斯卡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上映了,粉絲們去看了嗎?小編去看了,看完後意外的心情平靜,沒有驚天動地的悲傷,也沒有無法自拔的失落,但心裡淡淡的無奈與莫名的恐懼卻久久不散,或許這是因為,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個寫實的人生,是你我都可能發生,卻不願意面對的事。
《我想念我自己》改編自一本同名暢銷小說,雖然小編沒看過原著,但猜想電影的敘事手法大概承襲自原著小說吧!整部電影沒有太多戲劇化轉折或灑狗血的橋段,整體說來不太像好萊塢商業片一貫的風格,反倒有點歐洲電影平淡卻寓意深遠的味道。
▲主角愛麗絲與小女兒的互動是電影裡的一大亮點。(圖/Yahoo奇摩電影)
小編原先猜想,《我想念我自己》大概會像《一公升的眼淚》之類的電影,著重描述主角患病後與親人的互動、相處,然後賺一大票影迷的眼淚。看完後覺得,縱然電影中也沒有忽略親情互動的部分,但相較之下,小編卻對主角本身的內心刻劃與轉折更有印象。
茱莉安摩爾不愧是影后,她將主角內心細膩的變化詮釋入微,從眼神、言行舉止,乃至裝扮,影迷們可以推敲出主角細微緩慢的變化。從電影中可看出,主角愛麗絲是一個個性堅強的女人,她身為享譽全球的教授,事業有成、家庭美滿,這跟她的個性其實有很大的關係。她對自己的人生成就很自豪,所以當她患病後,其實是很難接受事實的。
▲愛麗絲原先是位享譽全球的語言學教授,舉手投足充滿自信。(圖/Yahoo奇摩電影)
但因為她的個性堅強不服軟,所以電影中很少看到她在別人面前外顯情緒,不論在得知患病、告知兒女、辭去教職時,都會意外發現她過於冷靜的表現。不過其實她內心是相當煎熬的,她曾在夜裡忍不住對著丈夫崩潰,但也就僅只那一次,而在患者協會上的那一席演說,終於透漏了她的想法:「只有在這時,我好像回到了以前那個自豪的自己。」在她心裡最真實的聲音是:「我想念我自己。」
▲茱莉安摩爾將主角發病前後內心的變化詮釋入微。(圖/Yahoo奇摩電影)
「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是電影要傳達的議題之一,愛麗絲是個能幹嚴謹的人,她總覺得她的人生要由她主宰,所以當病情越來越嚴重,她寧願選擇自殺來終結生命,也不願意面對失控的自己。但千算萬算,一切卻在電鈴作響的那一刻全部毀於一旦,讓小編感嘆,不管是發病也好、自殺失敗也好,生命中總是充滿著未知的意外,難以自主也不可抵抗。
到最後,忘記所有一切的愛麗絲到底剩下什麼?套句電影最後她自己的話:「愛」當生命脆弱到一無所有時,支撐著她的就是愛,所有東西都會失去,唯有與家人的愛長存心中。她也時常回想起小時候的光景,當一切記憶都消失,留下的也只有小時候曾經單純快樂,長大後卻不願回想的自己。所以「我想念我自己」,想念的到底是成功的自己,還是那個深埋心中,最初的、單純的自己?
▲電影最後,母女倆的對話令人感動也感嘆。(圖/Yahoo奇摩電影)
《我想念我自己》不像普通的「傷病類」電影,看完後你可能沒有落淚,卻可以回味、深思很久,因為電影中傳達的是近乎寫實的人生,畢竟當殘酷的現實突然來臨時,我們不一定有時間嚎啕大哭,或等待戲劇化的奇蹟出現,唯有面對它並找出生命中最真實的存在。
#我想念我自己 #茱莉安摩爾 #電影觀後感 #奧斯卡 #金球獎 #克莉絲汀史都華 #阿茲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