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紅帽3號‧歪歪
台北市唭哩岸捷運站附近的尋常巷弄裡,「NUNOFELT羊毛氈工坊」以原木製作的招牌兀自發著光。一推開門,只見所有人都埋首於創作中,工坊裡的寧靜和方才巷弄裡的喧囂形成強烈對比。
「NUNOFELT羊毛氈工坊」從事羊毛氈實用藝術的創作和教學,作品包含羊毛氈圍巾、服裝、包包、小飾品等,包羅萬象。工坊主人黃璿恩過去在英國修習藝術創作碩士學位,學的正是「編織藝術」。
▲羊毛氈的濕氈、針氈技法,可以創作各種美麗作品(圖為「NUNOFELT羊毛氈工坊」作品)。
或許是藝術背景使然,黃璿恩的羊毛氈作品往往富含想像力,跳脫一般人對圍巾等配件的既定想像。也因此,拍攝互動偶像劇「大紅帽與小野狼」的製作公司:「夢田文創」找上她,希望能以台灣原生昆蟲的圖騰進行發想,共同創作富含本土元素的文創作品。
這個有趣的創作提案,最後產生「曙虎天牛」和「龍眼雞」兩款原生昆蟲圍巾,但創作過程卻讓黃璿恩直呼很辛苦。「我們想以鏤空代表曙虎天牛的黑色斑紋,但若是想維持羊毛氈圍巾的柔軟,鏤空就容易造成圍巾變形。」來來回回改了好幾次,最後決定一針一針把羊毛扎進圍巾鏤空處,加強圍巾的堅韌度,也完美呈現曙虎天牛黑色斑紋外的黃色邊框。
▲讓黃璿恩也大呼辛苦的「曙虎天牛圍巾」(左)與「龍眼雞圍巾」(右)!
黃璿恩會從藝術領域跨足羊毛氈的實用設計,緣起於在台北醫學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的經驗。當時因為取得羊毛氈材料相對方便,不像在英國還要親自幫羊毛染色,因此她便決定採用羊毛氈進行藝術創作,捨棄藤蔓、毛線等過去也常應用的素材。
▲濕氈技法製作的羊毛氈圍巾,是創作者一層層慢慢鋪、慢慢壓出來的。
「不過,台灣人對複合媒材的藝術創作,接受度其實不高。」在台北醫學大學展出作品時,不少同學告訴黃璿恩,還是拿羊毛氈做實用的東西比較有趣。她轉念一想,覺得從生活工藝出發,反而更能和大家分享創作的樂趣,於是一頭栽進羊毛氈手作物的教學與創作。
▲「NUNOFELT羊毛氈工坊」作品:羊毛氈手提包。
黃璿恩說,以前在英國處理過各種編織媒材,「但學校強調的是理論,對技法沒有那麼孰悉。」為了精進創作能力,她還去社區大學、媽媽教室上課,甚至和英國的同學們越洋討論羊毛氈技法呈現。「我同學常常很興奮地寄E-mail來,說他又想出新技法,得意地向我展示!」
「每件羊毛氈作品,都是創作者用手慢慢鋪、慢慢扎出來的,就算同一個人,也不可能做出一模一樣的作品。」黃璿恩期待有更多人可以認識羊毛氈手作的樂趣,也能從尊重手作物的價值開始,珍惜所有創作者的用心。
#曙虎天牛圍巾 #龍眼雞圍巾 #羊毛氈 #黃璿恩 #大紅帽與小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