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生活,始終都會有不同的想法─王小棣

關心生活,始終都會有不同的想法─王小棣

文:1094

我們說一個人「長不大」的時候,通常是有一點嫉妒的吧,自己告別已久的童心,輕易在他身上像躍出水面的魚兒那樣活跳…如果,這個人是你的爸爸呢?
                                                                                                          ── 王小棣
王小棣監製公視、衛視精緻好戲《長不大的爸爸》於8月8日父親節正式走入結局,劇中一老一少力量有限卻總是夢想移山的爸爸們─張博彥跟潘慶豐,最終也在各自家庭與人生的缺口中逐漸學會如何能在堅持相信的事物中,減少遺憾的發生,與珍惜當下擁有的美好。

故事的結尾沒有提供觀眾們所有事件的更多答案,因而引發網路上兩方不同意見的聲援辯論,有人覺得王小棣沒有把故事說完,有人反映人生本來就沒有一定答案。

那麼,當初,王小棣想要訴說的《長不大的爸爸》,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請老師談談這次從導演/製作身分變成「編劇」的角色轉換。
小棣老師(以下簡稱王):沒有轉換的問題,這次是王明台導演,我們之間的合作有一定的默契。
張博彥的獸醫背景?
王:之前做《百工圖》紀錄片系列,就是希望大家可以認識一下國家各行各業工作的人,才能夠更認識這個國家,國家是什麼?就是由社會基層各種行業的生活造像,所組成的這個國家,如果你都不認識這些行業在做什麼,如何能更進一步認識你的國家?
當時拍了70幾個行業,訪問獸醫以後,同事討論時覺得獸醫的工作生活實在太精彩,在拍完《百工圖》後不久,就發展了這個故事。
可是那個時候可能大家對動物沒有這麼多的重視,電視台也聽不懂獸醫這個工作到底是在做什麼。所以我們每過幾年就去採訪一次、把故事拿出來再想一次,經過這幾年,獸醫的環境也改變了,直到最近,才終於有機會把這個故事的拍攝給實現。
以台灣電視圈環境來講,動物戲很難拍,寫作題材上是否有所取捨?
王:其實那些問題都還好,如果你熟悉電視劇的製作。電視畢竟是走入家庭、作為跟大眾溝通的一個管道,它比較不是一個全然的創作,你會因為電視台的不同、頻道時段的選擇或節目屬性的考量,在社會溝通與創作之間找到平衡點。例如公視的人生劇展,可能創作的成分就比較多,但如果是八點檔,然後再衍伸是拍哪一台的八點檔?你自然會去找到一個適合的、對應方向。
從「導演」到「編劇」的轉換,換位思考會否影響到原本創作的初衷?
王:本身也是這齣戲的製作,寫劇本的時候,其實已經做了很多功課跟田野調查,然後把這些資料一起提供給導演,如果說導演有疑問或考量,我們也會一起去討論要如何修正,就跟平常的作業是差不多的。而且就跟我剛才說的一樣,如果自己是在這個園地工作的話,那麼對這個園地會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應該不至於說自己想寫出來的跟大家想看的有那麼大的差別。所以還好,沒有那麼多的衝突。

▲在王小棣眼裡,導演王明台是個非常仔細的人。(圖片/公視提供)

王小棣從26歲就在大學裡教編劇與劇場理論,20年來,培養了多位導演、演員,在各領域中發光發亮,如蔡明亮、吳乙峰等。包括此次《長不大的爸爸》的導演王明台也是他在北藝大的學生。
覺得王明台是怎樣的夥伴 / 導演?
王:王明台是一個非常仔細,是我少見的仔細的導演。大家應該要看一看王明台的字,他的字是一絲不苟的,寫出來有點像是打印的字。
生活裡,他非常仔細,幾乎有點接近潔癖,但是其實腦筋很快,也很直率。工作起來很有個性,在現場的話大家都很怕。工作要求起來很嚴厲。
所以片場是否曾出現衝突或火爆場面?
王:當然會啊!但是大家知道他的個性,那是他的要求,所以之前自己都會有所準備。
角色們的故事從何而來?為什麼會想以「爸爸」為故事發生的主軸?
王:關於年輕爸爸(張博彥)的故事,其實已經想了很久,這麼多年來幾次的改編,大概都是那樣的感覺,就是:很熱心、太過熱心,常常匆匆忙忙,趕到這裡幫忙這個人完之後又趕到那裏幫另一個人。個性很急,總是丟東忘西,然後又神經很粗,這樣一個大男生。
這個男生戀愛了以後,對於成家這件事情其實沒有那麼清楚的想法;有小孩子以後,對自己的理想還蠻堅持的,但還是會很熱心地幫助別的女生;當女朋友變成太太以後,太太自己也在工作卻還是要照顧他,像弟弟,像小孩子,很稚氣。
另一個年紀大的爸爸(潘慶峰),就是大家身邊常常有的那種爸爸。有點任性,但其實也有點孩子氣。看起來是一家之主,但任性起來就很難纏,尤其是心愛的女兒有男朋友之後,就展現的更任性。
一種前世情人被搶走的概念?
王:對!就是那樣。
至於,為什麼是從男性的角度出發?
▲張博彥跟潘慶豐這對眾人眼中長不大的人父,最終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和樂相處在這塊土地上。(圖片/公視提供)
傳統文化裡,我們好像淺移默化地被教育成「男生就是應該要負責任」、「男生就該養家賺錢」的觀念,這種根深蒂固的想法也造成男生心理上的壓力,讓他們比較不會輕鬆傾聽討論或是跟另一半一起面對。年輕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有了孩子,當下反應就是很緊張。我們的傳統文化一直讓男孩子心裡隱隱約約有種壓力,就是:「當他長大之後,就是有那麼多的壓力、責任在等著他!」
那萬一這個男孩子很有理想,對人生有很想做的事呢?他該不該堅持自己想做的事,還是,應該為了他所肩負的責任,必須做出某種妥協?
這也是我們這個案子想要點出的,唐吉軻德為什麼會成為一個經典?感覺上他浪漫、勇敢、挑戰自己想挑戰的事,並且全力以赴,可是如果唐吉軻德生在你家,你會支持他嗎?你會義無反顧地說:「就去挑戰風車吧!」你會鼓勵他嗎?還是你覺得他應該丟掉夢想、丟掉自己的熱情,來幫忙洗碗或開車就好?
戲裡有提到愛情、婚姻、家庭的狀態,原本單純的喜歡最後變成關係上的磨損,小棣老師想要丟給觀眾的課題是甚麼?
王:我很討厭看那種要教育我的戲,所以我也不太寫那些要教育別人的戲,只是把人生的過程跟大家分享,然後,溝通。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那種「怎麼辦、家裡好多事情喔,不知道怎麼承擔…」等生活上的疑慮;做太太的可能對先生有埋怨,做先生的常被太太唸可能也會覺得有些難以負荷,畢竟人生從畢業到走入職場、到組成家庭,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我們連續劇的編劇有個小的團隊,大家就是不斷的互相討論、拋出分享…這個故事其實是蠻多年輕人的經驗縮影。
不過,最近有些年輕爸爸會主動幫忙家事、一起照顧小孩等等,其實社會風氣有在慢慢改變,我覺得那些都是很好的變化。
▲現在的年輕人肯主動幫忙照顧孩子,王小棣覺得這種變化很好。(圖片/公視提供)
演員的部分,在劇本出爐前,編劇腦中就已經有了屬意的演員嗎?
王:這是跟導演討論以後,才有的想法。
請老師談談跟張書豪、李佳穎等年輕演員合作的感想。
王:跟張書豪是第一次合作,在此之前我有看過他那部《轉山》,印象很深刻。我覺得張書豪很放得開,導演可能會要求這個角色要特別特別強調孩子氣,而張書豪在這方面的演出表現很好。
至於佳穎,在《45度C天空下》的時候就合作過,她是從心裡到外在都很乾淨的一個女孩子,非常用功、又用一種很開放的態度參與在她的工作裡面,看她一直都在進步,這一次又更進步了,很穩,讓人蠻心疼的。
▲王小棣讚賞李佳穎跟張書豪等年輕演員的表現,非常亮眼。(圖片/公視提供)

近期台灣電視劇出現了比較多新型態的劇種,小棣老師怎麼看?
王:讓人興奮!
但因牽涉製作成本跟基本客群的收視習慣,反映在收視率上似乎有些叫好不叫座。
王:你既然拍電視,就是跟大家溝通。收視率是反映其中一種溝通的機率,看你溝通到有多少人,但這絕對不是戲劇本身的問題而已,跟你的電視台有關,跟那個電視台花多少精力宣傳有關,甚至跟時間、跟有沒有在選舉,跟很多事情狀態都相關。
收視率是一個參考,代表說在這麼多人口裡面,有多少人被你溝通到。如果成功的溝通,卻是一些沒什麼內容的東西,那麼就這個成功通達的價值性而言,可能效果是要打折扣的。
我們的閱聽人應該是要很多元的,就跟你吃東西一樣,不會成天只吃白米饅頭,你就是會想吃不同的東西。因為收視率很好,所以都作千篇一律的東西,那樣就是偏食。我們應該要去提供各種不同的營養,有些是讓你看了之後會去思考人生、愛情的事情,有些是當你碰上一樣的挫折或考驗時,可以藉由戲劇帶給你一些基本的撫慰或鼓勵…
收視率有很多參考價值,但我認為拍戲還是應該要多樣化的,要具備溝通價值的。
近年收視習慣的變遷(網路收看),對於編導或者製作人是否帶來相關衝擊?
王:沒有衝擊,反而越來越好。你本來去高雄只能走省道,現在可以選擇的路越來越多,多好?
只要關心生活,始終都能有些不同的想法。現在的年輕人有很多創意,新媒體變多,其實沒有不好。我覺得考驗的是經營者吧,經營電視台的還有傳統媒體要怎麼因應,是這個考驗吧?
▲《長不大的爸爸》探討的不只是愛情親情的關係,還有很多關於自我成長與這片自然土地共存的議題。(圖片/公視提供)
拍《大醫院小醫師》探討的是實習醫師生態;拍《刺蝟男孩》,是為了正視失親及失能家庭下的青少年從觸法到自省的故事;這回《長不大的爸爸》,小棣老師想要跟閱聽人溝通並分享的,除了是那些不夠成熟卻又粗心熱心一如你我身邊會出現的爸爸們的故事,其他那些關於酪農、畜牧、台灣在地自有品牌與乳品大廠、大動物與土地自然的關係,都是劇組想要拋出來帶領大家一起關心並正視的社會議題。

劇中那些爸爸們的故事,看似結束,其實也並沒有真正結束,因為那些主角人物所面臨到的問題情境,正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你我都將面臨到的議題──未來我們在追求自我成長時我們可以怎樣抉擇,又或者我們應該用什麼姿態在這片土地生活?《長不大的爸爸》在全劇終的最後一幕,即使沒有提供觀眾最終的答案,但卻讓片中每個主角至少學會了一件事情,比如溝通,比如分享,比如用更好的心態方式去珍惜所愛的人,堅持自己所相信、相信自己所堅持的每一件事,關心這片土地,關心生活
那麼,看戲的我們,也學會了嗎?


相關文章

目前尚無相關文章.